初学者电台 #03 - 非常崇拜: 同人圈✖️饭圈

【本期嘉宾】
李维伊 | 同人写手,游戏重症患者,艺术家
叶甫纳 | 资深迷妹,饭圈观察者,艺术家


【本期梗概】
[02:54] 同人“圈地”,饭圈“安利”
被称为饭圈和同人圈的小群体各有不同的内部规则,但是两者的作用却各不相同。@李维伊:“二次元文化圈可真是礼仪之邦!”
[05:21] 饭圈严密的组织形式从何而来?
饭圈为明星打榜,同人圈求写手“产粮”,这样的差异来自内容生产者的不同。@李维伊:“粉丝竞争像一出‘宫斗戏’。”
[09:00] 同人创作的争议与自保
同人创作也分为二次元与三次元,尊重内部规则很重要,一起了解风口浪尖上的同人文平台AO3是怎样的运作的。@叶甫纳:“AO_3让我想起互联网最初的美好。”
[11:44] 官方逼死同人,同人反哺官方
当官方内容开始借鉴同人创作,学会满足粉丝的想象与期待,粉丝的创造力也为官方产品增添更多活力。但是为了确保创作的自由,同人创作和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距离。@李维伊:“同人创作者是粉丝群的中坚力量。”
[16:18] 粉丝掌握权力,明星成为“产品”
明星的CP向同人文势必引起唯粉群体的不满,但是明星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接受粉丝的二次创作,满足粉丝的期待已经成为一种明星与粉丝间全新的互动关系。@李维伊:“偶像作为整体运营的文化产品也是粉丝创作的原始素材。”@叶甫纳:“粉丝对偶像的爱不再是‘不求回报的爱’吗?”
[23:36] 同人创作要不要自我反省?
针对同人创作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于创作内容的思考也随之而来。自发创作者势必将面临“自由”与“道德”的拉锯战。@李维伊:“创作时不要把道德标尺作为优先准则。”
[25:41] ABO,女性视角下的同人创作
同人创作对非主流性别观的关注,催生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性别观念,ABO就是其中一例。
[29:48] 同人创作与艺术创作的区别在哪里?
粉丝自发创作逐渐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甚至已经产生出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与主流创作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叶甫纳:“粉丝产出更令我着迷。” @李维伊:“同人创作已经超额完成了艺术应该完成的任务。”
[34:39] 虚拟偶像进军政治,你为何不买账?
虚拟偶像作为粉丝塑造偶像的极端形态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当它们进入公众视野并为其背后的创作者代言,有一些形象注定会因为它对想象力消费的扼制而夭折。@李维伊:“虚拟偶像不一定适合品牌形象。” @叶甫纳:“偶像和政治家一样都是‘代言人’。”


【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abCofficial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Hi-Posi - 身体と歌だけの関係
片尾 徐若瑄 - 假扮的天使
【主持人】
赵阿萌、刘小门
【编辑】
刘小门
【后期】
周玥

2356 232

Suggested Podcasts

Author Mike Mutzel interviews Jeff Bland, Datis Kharrazian, Ben Greenfield, Abel James, Dave Asprey, Ben Lynch, Jade Teta and Corey chuler

Financial Times

Marianne West: sustainable living/homesteading/survival

Michael Max

We Speak Beauty Podcast

Bald Move

Scott Carty

Ruinous Media